當轉身離開時,才發覺原來自己是那麼的不捨。
就像是連載了六年的漫畫,突然完結。
所幸不是作者死了。
作者該是去尋找新的素材了吧。
所以,本週數碼重映。
邂逅
當我還很小很小,身高還不到一米五,需要踮起腳尖纔看得清告示板上的內容時,我在一張薄薄的紙的角落裏瞅見了一個名爲「計算機興趣班」的東西。
從此,踏上不歸路。
依稀記得第一堂課,形形色色的人擠在一間窄窄的教室裏,興奮地揣測着,而當老師的口裏說出幾個詭異的單詞時,所有人臉上無一例外地寫滿了錯愕。那時的我還只會用電腦玩玩遊戲,而當有人無情地掀開這些程序表面的光鮮,展示背後刻板、乾澀的一行行代碼時,那種無法描述的衝擊,給我一種極大的震撼。
而對一些人而言,是失望。至少,從第二節課開始,人數就如底數小於1的指數函數一般陡然減少。或許是原來育才機房的遊戲太乏味了吧。
我沒有離開,準確地說,沒有想過要離開。或許就是這樣,莫名其妙的一個信念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當天我就買了一本教材,書名我早已忘記,只記得封面是一個大拇指。回家後央求父母打開電腦,下載安裝運行「Turbo Pascal」,一氣呵成。一片澄澈的深藍溢滿了整個屏幕。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隨便找了個程序就敲了上去:
var
s,i:integer;
begin
for i:=1 to 100 do;
s:=s+i;
writeln(s)
end.
在我的記憶中,我花了半個小時來研究答案爲什麼是100而非5050。這導致在接下來的一週中,我看到藍色就想吐。
從那時起,就算與OI邂逅了吧。雖然當時還不知道OI這個詞。如果上天給我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想我不會多打那一個分號。
一定。
幽會
剛開始學語言的時候,一有空就會翻翻教材,週末能碰電腦時都在寫程序,那時候寫的程序有些還是有點趣味的,很多都是在命令行窗口裏畫各種圖案。比如這個:
1 2 3 4
12 13 14 5
11 16 15 6
10 9 8 7
可以說,學業之外的大部分時間裏,我都是與OI共處的。那時感覺就像一對小情人,沒事兒就一起膩歪,沒準兒還是兩情相悅呢。當然,父母老師都沒怎麼把這當回事兒,彷彿明確知道這段情不會很長久似的,這也讓我能經常與OI「幽會」。
「幽會」的時光總是美好的。可惜美好的時光又總是短暫的。因爲眼界的狹窄以及自信心的過度膨脹,做了一些類似「水仙花數」的題目後,我以爲OI也就不過如此。就像時約會次數過多反而會過快地喪失新鮮感,我慢慢地投向了另一個更加誘人的懷抱——遊戲。
那時,我們可以在別人午自習的時候到機房去。玩遊戲這種事情,一個人怎麼能玩得開心。於是,我在這個機房裏認識了Hobo,當然還有同班同學llw,以及trc、zzh、zey等等,可以說,我們不僅僅說興趣班的同學,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更像時槍戰時一個戰壕裏的隊友。初二整整一年的中午我們都在槍林彈雨中度過,竟從來沒感到厭倦。這件事當然也是我們那時心照不宣的祕密。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稱爲是「戰壕中的友誼」。這是種多麼特殊的情感啊。
當然,結果是我們在初二那一年的NOIP都沒有拿到一等獎。不過那時NOIP也僅僅時一場無所謂的比賽,我的想法也是玩玩而已,於是考完後我仍然把OI冷落一旁。回想起來,初二結束時,我學會的算法屈指可數,遊戲中的槍法倒是練得不錯。
到了初三,面臨着升學的壓力,往機房跑的次數都少了很多,與OI的那段情也就不了了之了。那一年的NOIP我仍沒拿到一等獎,原因是快速排序寫錯了。記得那天晚上我躺在牀上,莫名其妙地哭了會兒。還是頭一回萌生後悔的情緒,不過想想,這不也是我應得的麼。
後來,過了很久我纔意識到,初中時的這段時光,若好好與OI相處,而不是荒廢在遊戲上,該是件多好的事情。
一定要過去了才知珍惜麼。
再遇
中考結束後,因爲可以直接去七中,所以也沒啥壓力。沒出去玩兒,每天就宅在家裏。無聊了幾天後,偶然翻出了當年興趣班發的「藍皮書」,本着閒來無事的想法就又開始寫代碼了。
那本書也就講了些簡單的數據結構,棧啊隊列啊樹啊圖啊,還有搜索,深搜廣搜啓發式,都看了看,照着書打了幾個程序,感覺雖然還不是很懂但是好厲害的樣子。有一天在網上翻着翻着就碰到了「Tyvj」,一個對於初學者來說還算不錯的OJ,就開始順着題號從小往大做了。記得那時在網上看到一個名爲「背包問題九講」的東西,第一次知道原來動態規劃不只是數塔和最長不下降子序列,也是第一次,我體會到算法的神奇,對一些優美的算法歎爲觀止。
然後,就是七中舉辦的競賽學科夏令營,其實就是選拔出理科實驗班。
我被分在一班。在這一週裏,我認識了「夏日同桌」,後來她成爲了一個生物大神,還認識了比Hobo還要高的llx,即霄哥,此人雖然看上去嚴肅無比,但是後來我們發現他其實是天然呆。
夏令營中有一節大課是講關於信息學的,我記得上那節課時我異常興奮,跟旁邊的小夥伴說着說那,似乎還提到了剛剛接觸還半懂不懂的背包問題,而霄哥就坐在我後面,一言不發。若不是教練張老把他叫上臺去,我還沒發現他呢。
說道爲什麼要叫上臺的話,那是因爲他要跟着學長們去參加「NOI」。
我那時只知道有個比賽叫NOIP,分普及組和提高組。
那種發自內心的難以置信的震驚,讓我認識到,我就是個徹徹底底的井底之蛙,像個傻逼一樣在那裝腔作勢班門弄斧。霄哥從那時起在我心中就是超越神一般的偶像級任務:首先是比我不知道高到哪裏去的身高,然後隨身背着一臺炫酷的ThinkPad,早已與張老以及Tim等神牛熟悉,抽屜裏兩本絕版的算法書籍,硬盤裏形形色色的資料與信息學手記,一坨又一坨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的算法……
夏令營的重頭戲當然還是各種考試。信息學這一科的考卷可以說顛覆了所有人對考卷的印象:不拘一格的題目設計,詼諧風趣的問題描述,還有奇葩的加分和不限格式的創作題……後來我們知道這題是學長們出的,而且還很沒節操地互黑。題目很難時間很短,第一次體會到在考試時計算自己能得多少分而不是扣了多少分。考完之後Hobo和我的一致感想是,兩年之外若是輪到我們出題,一定要狠狠地虐一下下一級的同學們。
說不定這還是支撐我走下去的直接原因呢。
然後那個暑假也沒怎麼玩兒,具體怎麼過的我也記不真切了,只記得,夏令營時認識張老後果斷去問併查集時沒有得到回答,開學前幾天到學校參加集訓,看見霄哥在刷一個名爲「USACO」的題庫,然後帥氣的whr學長給我們講課。就那麼幾天,認識新的同學,得到新的資料,習得新的技能,感覺就像是獲得了新生。
於是,再次與OI相遇。從此,走上了一條——
節操掉盡的不歸路。
膠着
剛進高一時,精神狀態極佳,每天刷完高考科目還要忙裏偷閒搞OI。一週有那麼幾個晚自習就是泡在機房裏的,和學長學姐們一起考試,然後聽他們講題,偶爾自己也可以發表一下看法。聽到了很多新名詞,「線段樹」啊「強聯通」啊,然後競賽課時就拼命地找資料來看,找題來做,同時也在做USACO還有Tyvj,每做出一道題都會產生相當的自豪感,然後碰到不會的題去找題解時,也總是會有「我去居然還能這樣搞」的感嘆。那種每天都能感覺到自己在進步的狀態,活了快十八年也沒碰到過幾次。
那叫一個如膠似漆啊。
因爲當了半個學期的資產階級大學霸,期中考試考得不錯,然後也正趕上NOIP在兩個星期後,因爲成績比較好看所以班主任也比較爽快地批准了我們停課備戰NOIP。那幾天的節奏基本上就是被虐得死去活來,偶爾人品爆發還能做出幾道題。第一次的停課經歷時難忘的,那種可以拋開一切顧慮,專心致志撲在一件事情上的感覺,是一種幸福感混上青春的熱血的味道。而更加難忘的,是以一種志在必得的心態參賽,卻因爲最簡單的題做錯而與一等獎失之交臂時,那種遺憾和後悔。
現實的殘酷在那一刻顯露無疑。之後的競賽路上,也能看到人來人往,有的人因爲一時失誤痛苦着帶着遺憾離開了,有的人因爲執着與夢想堅持下來卻撞得遍體鱗傷。但這也正是青春不是麼,那種不碰壁前絕不回頭的氣概,那種可以爲了夢想而不計得失的勇氣,那種即使受傷也不輕言放棄的倔強,失敗了也能夠在回首時,坦然地說一句,我奮鬥過,我無悔。
NOIP結束後,大病一場。身心俱疲,但感覺還可以繼續走下去。
於是又回歸了正常的生活,早起上課做作業完了搞搞OI,雖然辛苦可也樂在其中。很慶幸那段時間節操還是很正常的。
直到那一年的冬令營。
吉林。長春。吉林大學。第一次去東北,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全國各地的OIers聚集到一起的信息學活動。出人意料的寒冷,乾燥。第一天晚上和霄哥住一間房,暖氣弄得人很不舒服,於是睡得不好。另外,據Ted爆料,「游總」在房間裏面赤裸上身,時不時將半截身子探出窗外,然後Ted還表示在半醒半睡之時聽到謎之鍵盤聲……
「游總」是對某學長的愛稱。
至於游總那天晚上切了幾道題我就記不得了。游總那幾天就穿兩件衣服,穿着透氣的運動鞋在雪地裏飛奔,Ted表示我們應當對游總來地球的目的表示質疑。
哦,Ted是另一個萌萌的學長。
然後正式報到時分的是四人間,Ted游總霄哥還有我住一間。
冬令營的授課質量非常高,儘管幾乎聽不懂,基本上就是上面的講師講一些神一般的東西,我還沒把題目弄清楚就有前排的集訓隊員舉手發表神一般的回答了。我硬挺着沒有睡過去,但是頭頂正上方的空調配合四周的暖氣讓我找到了夏天的感覺,爲此「丁媽」還送了Ted和我一人一件短袖。而上課期間的晚上則有集訓隊員的命題答辯,「在WC答辯」這個梗也就應運而生了。當時聽的感覺幾乎就只有震撼,游一點點聽懂都會欣喜若狂。最後一堂課,貌似是lrj神犇講的計算幾何,我居然活生生地發燒了,於是又解鎖了在外地生病輸液的成就,我也給自己考試考差找了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23分。當時還發了附有名次的成績證明,也不知道是誰的主意。而霄哥憑藉提交答案題怒拿50分於是盡了前50名。於是又一次感受到世界如此之大,任重而道遠啊。因爲心情不是很好,於是和游總逃了頒獎晚宴,跑到外面吃麪去了。
番外篇——說到游總……之前不是提到了四人間麼?
游總在寢室內半裸着寫題看片做俯臥撐我就不說什麼了吧……
游總鑽進浴室後滑倒產生的驚天動地的聲音我就不說什麼了吧……
可是某天熄燈後你跑到那誰的牀上躺着是個什麼情況!
導致那誰只好果斷去睡你的牀啊啊啊!
你能告訴我爲毛過了5分鐘你「咻」地從牀上鑽出來直撲回你的牀是個什麼情況!
然後就是劇烈的摩擦聲啊啊啊!
我就不說我開了燈後看到了啥吧。我還是負責地告訴各位腦補中的同學們,游總大概或許似乎應該還算是直男的吧。
此爲史上那不爲人知的「聖鬥士大戰小鬥士」事件。因爲年代久遠,圖像和影音資料已經失傳。
於是冬令營就略帶着一絲不平凡結束了。除去對我節操的影響,冬令營給我最直接的影響,一是讓我寫了整整一年的「zkw線段樹」,寫到噁心,二是讓我回到學校後參加了八門功課的補考,補到吐血。
回過頭來,一進高中,與OI就莫名地神展開到膠着狀態了呢。
那其實是一種新鮮感。吧。
熱戀
高一下過得很平凡。課程也比較緊張。於是只有利用不多的空餘事件搞搞OI。不過已經不是當年那種偷情的感覺了。
是很平靜的熱戀。
期中考試後還是停課來準備「省隊選拔」了。沒去CTSC、APIO和復旦的ACM邀請賽,於是也沒能圍觀到游總在東方明珠上做俯臥撐。安安心心準備省選。那時也是終於進入「305」找到了一席之地,和T神開哥霄哥等共處同一個屋檐下感覺進步真的很快。從他們的交流中也雜七雜八地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大部分時候我都跟不上他們的思路。因爲水平差得太遠,省選還是果斷掛了。惟一感到稍微高興的是自已YY出了差分約束,其他的什麼寫暴力的時候數組開大導致MLE,什麼分類討論的找規律題沒做出來,什麼伸展樹寫錯使得裸數據結構題沒分,果然都表明考場經驗還是太少啊。
霄哥選擇拿一個D類去NOI。我則是回班上養豬去了。
結果養了不到兩天,得急性闌尾炎又躺醫院裏面去了。尼瑪這每次OI系列考試考完都得生場病,坑爹啊。還好手術比較順利,我出院的時候有個跟我同時入院的因爲麻醉藥打多了還沒醒過來。
瞬間就有種差點就死了的趕腳。
然後高一剩下的一點時間只好與高考科目鬥爭了。短暫的離別過後在那個暑假我重新投回了OI的懷抱。也就是那會兒,我在所有的網站上重新註冊了ID。
「zcwwzdjn」。亂碼的背後是那時的我內心的真實寫照。
不提那些,於是我從頭開始做USACO,刷HDU和八中OJ,七月份跟着高二的學長學姐一起NOI訓練,虐別人和被別人虐的時候都有,當然一般都是後一種。於是八月份的時候搞完了USACO,臨近開學時又有NOIP集訓,那時我刷的題還是比較多了,做NOIP難度的題要得心應手了許多,同時霄哥遠在樂山,我也可以小小地得瑟一下,討論時講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順帶練了練口才。貌似還寫過一篇關於「分塊」的小論文,緣由是用塊狀鏈表寫維修數列居然是八中OJ上跑得最快的。
突然想起,還跟Hobo兄在人人上開了情侶空間。那棵情侶樹好久沒澆水了的說。
然後就高二了。在第一節競賽課上,看到了或熟悉或陌生但臉上無一例外地寫滿憧憬的新高一的學弟學妹們,似曾相識。所有人懷揣着同樣的夢想一齊上路,但又有誰在一開始就能想到,離開之時的孤單與黯然。每一屆的劇情總是那麼相似,無情的現實卻還是孜孜不倦地創造着,欣賞着自己的傑作。
滄桑也不過就是看着其他人義無反顧地踏上你走的路時那種淡淡的情愫罷了。
不管怎麼說,新高一的同學們給我們這個團隊注入了正能量,我也像打了雞血一般,爲了OI翹掉了晚自習,每天玩兒命地趕作業,剩餘的時間便是瘋狂地刷題,從Tyvj逐漸變成了BZOJ、TopCoder、Codeforces,每週的競賽課心血來潮時也會給新高一的同學們講些簡單的算法和自己的一些理解,或者出一些簡單的測試題,絞盡腦汁地在題面中整蠱。說來還是頭一次體驗「學長」這個有着萬千故事的角色呢。
一晃就到了期中。期中考試應付得有些心不在焉,期中的幾天前就開始NOIP的訓練了,於是我去考場前總會先去機房把題目看一看,然後趕在發試卷之前滾回考場,考完之後又火速趕回機房寫點代碼。現在想來那時的熱情真是不可思議。期中的成績相比之下不算很好,不過還是順利地請了一週假,準備NOIP。
NOIP集訓前的那個週末霄哥、Hobo和我還組了個隊去ACM的成都區域賽打醬油。林老作爲領隊帶我們去,結果林先森果斷沒搭上車於是沒去成領隊們的歡迎晚宴,然後又發現發給他的衣服可以當裙子穿,然後我們入住公寓時旁邊的哥們兒果斷來了句「你們領隊呢?」直接讓我們憋到內傷。最奇葩的時我們住的那間公寓在頂樓,又一個很洋氣的天窗,結果睡覺的時候忘關了,偏偏又從半夜開始下大雨,我的電腦和手機不幸經歷了一宿的水洗,電腦拿回去烘了三天纔敢上電池,手機當時開機時就呈現出上個世紀的電影放映效果,不過因爲是諾基亞,吹一吹曬一曬就能用了。
比賽的話,經驗不足再加上我基本上給霄哥幫不上什麼忙,最後的成績是銅牌的前幾名,再一次體會到這個圈子內的牛人真是多。
回來就是NOIP的集訓了。這次集訓我惟二記得的事兒,其一時某場模擬考時根據強聯通算法YY出了雙聯通,其二便是訓練結束後的領獎,霄哥當仁不讓地憑藉穩定的發揮和超羣的實力拿到了一等獎,獎品是一個大大的本子,而二等獎被Ted和我瓜分,獎品是一個不那麼大的本子。
其實還記得一件事,霄哥某天很神祕地告訴我,「我覺得今年NOIP要考插頭。」
在我被水嗆着的間隙中我瞥了一眼他的電腦屏幕,有一張圖是若干參差不齊的六邊形。
又一次走入NOIP的考場時,我比一年前沉穩了許多,一改當年飛揚跋扈的形象,卻是讓很多人覺得我自信心不足。第一試看到「Mayan」這道題,寫前狠狠地詛咒了一下出題人,寫完之後果斷收回之前的詛咒,怒感激出題人玩兒的不是其他的變態遊戲。第二試某題着實讓我蛋疼了一下,最後沒被表象迷惑寫了部分和,考完之後知道Ted寫的樹狀數組,霄哥寫的分塊……深刻理解到保持思想單純的重要性。
然後蛋疼地等了一個星期。這個星期我對任何讓我估分的人都只是笑一笑,我可不想重蹈覆轍。最後成績還是挺理想的,530分,過了6道題中的5道。而發揮一向穩定的霄哥卻只有430,然後高一的「鍾神」怒拿470左右,一心高考的leo也是那個分數段。送走了很多NOIP失利的人,也看到很多人在NOIP後堅決地選擇了OI這條路。NOIP作爲所有有夢想的OIers必須經歷的第一道關卡,它的意義,果然非凡。
NOIP後回班上上課頗有些心不在焉。語文老師(作爲語文科代表,跟老師的關係那是相當不錯)和我聊天時,問及我的想法,我的回答是,我想繼續在OI這條路上走下去,而這帶來的後果呢,在可預見的未來的某一天,也許就是下個學期,我可能就會完全地離開課堂,付出百倍的努力在OI上。她沉默了一會兒,說,王迪啊,既然你可能只有半個學期留在班上了,就把心思都放過來,付老的課你是上一節少一節啊。
我一愣。
年輕人的眼光總是喜歡向前看,不只是因爲未來無限的可能,還因爲不想面對一些不堪的往事。所以總是會在失去後,才想起珍惜。
忽然覺得,總應該珍惜當下,不要讓可預見卻尚不可即的未來左右了你現在的態度。
於是,NOIP後,回到班上,再一次與OI疏遠,因爲我意識到,我在高中的班級生活,或許就只剩這半個學期了。多年以後,也就是現在,總會有一些影像時不時地閃過腦海,想起那個二二的小組,那些一起嬉笑打鬧的同學,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便冷不丁地被觸動了。
期終,我以一份幾乎完美的答卷,幾乎完美的收官。
至於爲什麼是「幾乎」呢……不提。
蜜月
入冬。
頭一次在除夕夜沒看春晚。去做了USTC的除夕挑戰賽,雖然成績不怎麼樣,但是除夕夜做比賽,別有風味。
就彷彿處於另一個世界。
春節過後,緊跟着就又是冬令營。各種課還是很艱深,不過能聽懂很大一部分了。晚上又加了一個營員交流的環節,各種神牛各種秀存在感各種理性愉悅,心裏想着這是自己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的境界吧。
考試當然還是考得一塌糊塗。一道半的提交答案題創下歷史引來無數吐槽,遊戲題最後竟是依靠人類智慧。再次體會到OI比賽題目風格的多變,那時就暗自下決心要努力成爲能適應各種題目風格的選手。
結果到現在都沒有實現這個目標。將來也不大可能了。
和往常不同,冬令營結束後我們沒有回來,而是去了上海。上海灘的夜景很漂亮,說起來我和Hobo還在那兒丟失了一句話,至今沒想起來。
上交的閔行校區很漂亮。見到了俞老闆,還是衆上交神牛。記得訓練用的是他們正在開發的OJ,不停地出bug,於是我們一邊比賽他們一邊調OJ。不過每天早上去的時候OJ都會變得漂亮一點,或許這個OJ還是現在上交OJ的原型呢。
情人節在上交度過。什麼都沒有發生。
然後去了復旦。復旦居然也有個曦園。或許是季節問題吧,去的時候學校裏各種光禿禿的樹木,很是蕭瑟。
那個負責ACM的老師(突然記不起名字了),一句話的末尾總是「的話」,讓我們憋到內傷。
也是做了幾場ACM的訓練賽,貌似還有一場是ZOJ月賽,我跟鍾神組的二人隊,理所當然地被虐了。
在外漂泊了將近一個月吧,終於回成都了。這時開學都有好一會兒了,所以順理成章地停課了。全面停課,除了早讀、午間十分鐘和班會。
即便如此,和班上的距離還是慢慢地越來越遠。形同陌路。
就像是蜜月時都會離開家去旅遊一樣。
不過我踏上的卻不是旅遊的路。而是一條修行的路。
於是開始了一天又一天泡305的日子。先是把各種知識點分類梳理了一遍,對各種算法各選了一些題來做。接着跑去做HDU的ACM Steps,發現之前卡住的一道搜索題異常好寫,之後的題大體就做得比較順利了,也學到了一些技巧,不過最後又卡在了搜索上。然後在省選前夕開始做八中OJ,出乎意料地發現很多題都不算太難。
省選前的這段時間我是非常努力的。從早上的第一節課到晚自習結束,甚至直至睡覺前,心無旁騖地,開題寫題,幾乎保持着一個高速刷題的狀態,也有過一日十題的所謂「壯舉」。那時是真正的不知疲倦,不會休息,不懂調整。有時做CF沒做好,會跟自己慪氣到凌晨四點,然後六點半又起牀去參加升旗儀式。也不知道是哪裏來的熱血,能支撐我這樣的狀態從二月一直到五月。
直到內心世界轟然倒塌。
省選還是考得很好的,只是第一名是一個女生,略微冷門。省選完忽然覺得有點身心疲憊,可是又不敢放鬆繃緊的弦,因爲NOI就迫在眉睫了。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又再次出征。
先是CTSC和APIO。還是第一次住進燕山大酒店。住處莫名其妙地跟其他小夥伴分開了。和兩個河南的神牛住一起。CTSC時領略了12人集訓隊競爭的激烈,精彩的論文答辯,刁鑽的試題(我就不吐槽電路題了吧),然後差一分銀牌的成績,我只能苦笑着看臺上狀態正佳的霄哥,領取金牌證書。
相比之下APIO的陣勢就更加浩大。雖然課程內容就不那麼有趣了。在一節講NP完全問題近似算法的課上和同學討論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概率問題。惟一的看點恐怕就是正好在APIO時舉辦的智能體大賽了。膜拜了打飛機遊戲中各種犀利的AI,YY着以後自己也能寫個AI來和別人打。
竟然不久之後就實現了。
APIO考得還是不好。不過因爲國內數據太水,錯誤算法得了不少分,擦線拿了國內金牌。後兩道題到現在我都不會做。
然後是SJTU的夏令營。用戶體驗除了食堂的口味還是很不錯的。各種講課不太有趣(好些是聽不懂)。認識了很多久聞大名的任務,像kAc這樣的巨型神牛。兩場考試發揮得很差,第一天撞上詭異的精度問題,第二天不知是哪根筋抽了認爲二叉樹的高度不可能很高。於是就跪了。然後俞老闆只要前七名,對於我們這些渣渣不屑一顧。甚至霄哥不願意簽協議好像還讓他挺不爽的。
當問及考試形式的時候,俞老闆如是說:「OI那種做多少給多少是小孩子的遊戲,我們要玩ACM這樣大人的遊戲;你既然開了一道題,那麼就有責任把它完完全全地解決。」
我是無言以對。
從上海回來,得知要參加政治和通用技術的會考。本想休息一下,卻整整三天都不得不去背書。考完之後緊接着就又要離開了。
接着,就又來到了北京。清華夏令營、北大夏令營,以及在八十中的集訓。
先說八十中的集訓吧。好像每一場考試我都考砸了,有一場還可笑地打錯了一個常數。cqx的網絡流建模還是令人大開眼界,各種遞推題也聽得很爽。然後霄哥和我還去講了FFT,不過因爲講得不是很清晰所以估計也沒有人聽懂。認識了一些人,寢室裏還有一位沉默寡言的小夥伴,期間邀請他來一起做CF,結果他直接就拿了Div 2的Rank 1。後來他進了國家隊……
還有萌萌的pty,跟他討論了很多東西。挺開朗的一個人。
在八十中過得挺充實,也挺累。經常是一個人準時起牀,然後一個人去吃早餐。偶爾會有一點淡淡的孤獨感。
再誰說清華的夏令營。THU果然還是很喜歡黑隔壁的PKU的。考試有一道題是KD樹既視感,可是我不會。然後我沒注意board於是沒開最簡單的第三題。毫無懸念地跪了。那天晚上學校還把我們組織成一個又一個小班玩遊戲,誰都知道,這是給losers準備的——考得好的人都被叫去面試了。
坐在那,心不在焉的。碰着誰表演些滑稽的節目也沒啥笑的心思。就是,很失落。
從省選考完一直到七月中旬,基本上沒有哪場試考得讓我覺得滿意吧。
人在挫敗時,難免就會停下來,細細思索,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條路。那時心裏對OI產生了莫名的倦怠,若是再有什麼打擊我說不定就真的掉轉頭回到班上去了。
但,作爲一個十六歲的少年,怎麼能當逃兵呢?
在離開北京前參加了北大的夏令營。這一個星期,令我難忘。
就像一個真正的班級一樣,有一男一女兩個萌萌的輔導員,然後還要競選班長和小組長。我成爲了一個小組長,而班長則是因爲承諾會給每位同學一瓶可樂而得到了相當的選票。
雖然我們到現在都還沒要到那瓶可樂。
然後每天各種集合報數,這種枯燥的工作之於我竟像是一種生活的調劑。然後同爲組長的seter、admin還有vfleaking,互相跪來跪去,也別是一番風味。當然還可以黑lyd和shy,各種調侃各種搞笑,一切都是那麼輕鬆愉快。
久違的班級氣氛。
不過考試依舊還是很辛苦,兩天四場考試,三場個人賽一場組隊賽,個人賽是八道題,組隊賽是喪心病狂的三十道題,還有一場筆試。雖然我沒有哪場考得特別好,但是因爲每一場都沒什麼失誤,所以最後排名很是理想。
久違的勝利。
那天晚會,leo、RapiD還有我上去唱了一首「愛在編譯前」,雖然調跑得相當厲害,但是通過這種方式的宣泄,我終於找回了自我。
最後直接簽了PKU。蜜月嘛,當然要一個Nice Ending咯。
這可能也就是我選擇北大的原因之一吧。
又是一輪漂泊的結束。NOI的臨近也預告了蜜月期的結束。這段時間,心情和狀態都是跌宕起伏的。
真正的蜜月也會是這樣麼?
疏遠
2012.07.25
09:55 飛機在晚點55分鐘後終於從成都出發,突然意識到,NOI就這樣突兀而自然地開始了。
12:20 終於到達了上海浦東。海風大得驚人。陽光很好。精神不錯。好像餓了。
17:50 經過地鐵和高鐵的折磨後來到了地面溫度高達39.2攝氏度的常州。沒想象中的熱。
出火車站沒幾步就到了椿庭大酒店。冬令營的時候也是在這裏啊。
23:20 困了。這天氣也太乾燥了吧。喉嚨像是要燃燒起來。明天有在常州高級中學的友誼賽。睡不成懶覺。囧。
2012.07.26
06:50 幹嘛得起得這麼早啊。太陽曬得驚人。成都果然才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08:00 在常高考試。這是所謂的友誼賽?亂糟糟的,吟詩的也有,唱歌的也有,跪得膝蓋都找不着的也有。
14:00 居然Rank 1?我们学校居然包揽前四后三?囧死。
20:30 好像在八中OJ囤夠題了,交之,興奮!然後得到一個超過日提交次數限制。給耒陽大視野跪了啊。
22:30 囧。怎麼困了呢。
2012.07.27
06:50 太陽兄敢不敢溫柔一點?
08:00 曹文老師說是考前信心題。看着也不太友善嘛。
13:00 居然AK了?豈不是在NOI前就把人品耗盡了?這幾天再做點好事得了。
14:20 把昨天沒交完的題都往八中OJ提交了。在NOI前終於達到了500題。其實也只是個數目上的追求而已。
17:00 在同學房間裏把纔出的奧特曼劇場版給看了。卡得一X。居然還是中文配音。無力吐槽。
22:30 隨便看了點寫了點題,然後看了幾集柯南。沒事幹了。滾牀上看小說得了。明天可以晚起一個小時。爽。
2012.07.28
07:50 終於睡爽咯。今天其實NOI才開始啊,去報到吧。
09:00 Google贊助啊!Google的水杯看起來碉堡了。團體對抗賽居然專門發了紙質題目。希望別被Sample打敗。
11:00 熱死了。
17:00 看了一下午貓和老鼠,又看了點題。怎麼有點無聊啊。
21:30 張老和林老要抽背筆試題。囧。
22:30 寫了一題動態樹。估摸着明天還得寫個KM吧。
2012.07.29
07:20 今天算Day 0吧。希望筆試順利。
10:00 無聊的開幕式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槽點是:「如火的熱情]以及「晴空萬里」。囧。
12:30 切了幾道水題。發現還有一些以前想過但還沒寫的題。拿來活了活手。中午去吃牛排。爽。
14:40 真是在一個類體育場的地方考試啊。不過又空調。去年和前年據說用的都是冰塊。
15:00 戰戰兢兢地開始筆試。其實都是常識啦。
15:40 筆試順利地拿到了滿分。霄哥又囧了。希望他能調整好心態啊。
16:00 練習賽題目好難啊。做不來腫麼辦。
18:00 回來寫了遍KM。題意讀錯WA了若干發。囧。
21:30 被一道併查集的水題卡了好久。一個是邊界問題,一個是居然遞歸併查集要爆棧。好吧我無力吐槽。
21:40 準備滾牀上了。看會兒電視就睡。突然意識到,Day 1就要來了。
2012.07.30
06:30 居然就Day 1了耶。完全木有感覺。
07:50 終於進到考場了。比較涼快。桌上倒扣着題目,看着就有些緊張啊。
08:10 第一題怎麼感覺和去年兔農一個風格啊,不科學。第三題我居然看到過類似的,開始搞。
10:00 第二題是某種連續意義下的最值,完全不會。看第一題,我靠世紀大水題啊,居然沒仔細看。
11:00 第二題想了想三分可以拿40分。然後在紙上寫了一大堆導數式子,無果。
12:30 回去檢查了下一三題。發現第三題死活跑不出來,瞬間就緊張了,果斷造數據調試。
13:04 幸好延時了五分鐘,最後發現了一個極度SB的錯誤。囧。
15:00 查分的時候手都是抖的。還好拿到220,比上限還多20,第三題數據厚道啊。
16:30 第二題討論時大家紛紛理性愉悅啊。最後題解沒涉及任何高數知識,就是一個貪心。囧。
22:30 明天還是不去那啥嬉戲谷了吧。熱死了。
2012.07.31
11:00 我才不會說我今天十一點才醒呢。
15:00 下午繼續看SB動畫片,做了點SB題。心情愉快。
20:00 和CD大神討論了幾道網絡流的題,把以前一些沒想清楚的問題給弄明白了。
22:50 看奧運會就把時間耗過去了。早些準備睡了吧。
2012.08.01
06:30 Day 2。不會今天過後就退役了吧。笑。
08:05 我靠第二題SCOI原題奉送啊,只是數據規模略大。沒細想先敲一個拿60分。
09:00 費用流優化無果。轉回去看第一題。想花個兩小時A此題再去搞提交答案題。
11:00 非常愉快地把第一題搞完了。結果上廁所的時候心頭一緊。看錯題了啊。囧。瞬間就緊張了。
12:00 把樹的那50分改完了。可是環非常囧啊。這時已經有些混亂了。
12:50 環寫好了但是是錯的。沒時間調了啊。把暴力交上去吧。
12:58 把一二題都改好,這時還剩了兩分鐘。於是我直接瞅提交答案題樣例,在out文件中亂打PUT。
13:01 完了要退役了啊。
15:00 查分的時候腳都是抖的。得分148,跟自己預想的差不多,最後一體居然有8分。題都還沒看。囧。
15:10 總分468。進前60好像問題不大。
15:15 金牌線468?這麼幸運?難道哥是劃金牌線的?哈哈。
15:16 求申訴的少年們不要太科學啊。
16:00 好像金牌線定下來了,就是468。爽。
19:00 找學校拿協議的過程不太和諧,在此略過10000字。
20:00 SC這次有5塊金牌5個國家集訓隊啊。這麼爽。4清華1北大。被甩了呢。還好還有leo。
22:00 完全不想動團體對抗賽啊。好煩啊。不管那麼多了吧。
2012.08.02
07:00 還得起那麼早去團抗。湊合參加吧。
07:55 修復了一些傻X錯誤,就把程序交上去了。反正也是第一輪就會跪的,也不用太在意了吧。
09:50 第一輪竟然過了?是不是還是應該認真弄一下?我跟DQ又寫了點新東西,感覺強了很多就交上去了。
10:10 跟預想大不相同,AI脆得來難以置信。算了,看來還真是無心插柳比較有成效啊。
11:00 跟清華招辦的老師又談了半天。囧。此處省去10000字。
15:30 要去彩排了呢。
17:20 什麼嘛,就是安排個位置,就花了那麼多時間,啥效率。聽說南山和四中得獎學校都給福利啊,羨慕。
19:00 一枚沉甸甸的金牌,真是難以置信啊。
19:01 kAc:「人生求存檔。」
21:50 和小魯同學打了30分鐘的電話。這小子在新加坡啊,還是很寂寞的。
22:50 在張老寢室待了一會兒,還是滾回去看奧運了。
23:59 NOI2012,終於塵埃落定。
引用了當時寫的NOI流水帳。
回成都後很是頹廢了一段時間,我甚至都開始看國語配音的各種動漫了。想了很久也沒有鼓起勇氣回班上去上高三的課。雖說也不是很想去集訓隊。
而這時霄哥轉移的戰線,在我頹廢的那段時間裏他寫了一個簡單的OJ,然後他開始準備英語,做起了一些出國的準備。
我有點迷茫。於是研究了一陣子霄哥的OJ,刷了點PE,做了些TC,追了幾個番,出了幾套題,講了幾次課,甚至還打了幾把dota。還雄心勃勃地寫了各種學習和鍛鍊的計劃,雖然都沒堅持太久。
OI逐漸成爲一個比較邊緣的詞。
終於無所事事地玩了一個月後,收到了集訓隊的作業。居然是CF的泛做,還要翻譯題目(教練好坑……),白做了那麼多TC的題。然後又開始了刷題的進程。頭一次給的題目有很多完全不可做(什麼愚人節歡樂賽都來了),然後修正了一下……不過估計還是按題目通過人數來排的。
這些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多了至少五十發AC。
還是很有一部分題目參考了題解,也有一部分是亂搞過去的。不得不說題目質量確實很高,做了一遍下來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不過寫解題報告時才發覺自己的語言功底多麼蒼白。我意識到要清楚地用自然語言描述一個算法,一點都不容易。
那段時間鍾神也在停課。每天下午都會把他拖出去打乒乓球。偶爾也打打羽毛球,霄哥和leo打得很好。我就是去出出汗的……
然後就又是NOIP了。不過,今年我成爲了兩天訓練的出題者。而且,因爲和ACM的區域賽衝突了,我任性地決定拉上霄哥和leo去參加區域賽,而不去NOIP。
張老先開始不同意,認爲我們應該代表學校去參加NOIP。後來張老做出讓步,而我們在區域賽的表現又相當不理想。若不是RapiD拿到了四川賽區的第一名,我想我一定會有點後悔的。
似乎又進入了跟往常一樣的刷題節奏。但是感覺卻與NOI前不一樣的。還是一樣的305,一樣的居民,同在一個屋簷下卻不再心懷相同的事。
突然就懷念起大家在一起爲同一個夢想而奮鬥的日子了。
很快就來到了清華集訓的時候。說即集訓,不過就是54個集訓隊員聚在一起,連着考4場試。當然,我是抱着打醬油的心態去的。
北京的冬天,風兒有些喧囂。
來到賓館。走進衛生間。掀馬桶蓋。啪。馬桶蓋掉地上了。擰水龍頭。啪。水龍頭掉地上了。
虐心啊。
雖然住宿相當坑爹,但是中飯和晚飯還是不錯的,每天還提供水果,相當nice。考試的機房開了暖氣,第一天去的時候穿着秋褲被熱成傻逼了,於是果斷後來幾天都只穿一條防寒褲。
在外面行走時,我翩翩起舞。被凍的。
第一天題比較簡單,數據又不是很強,再加上tsinsen的評測機比較給力。莫名其妙地就AK了。OI生涯中惟一一場正式考試Rank 1。
第二天題……代碼量貌似都不小,然後第三題的平衡樹好像又寫跪了,總分只有80。
第三天題……一道裸線段樹(但是數據範圍坑爹,數據根本沒達到那個數量級),一道麻將,還有一道NOIP級別的題?於是就200了。
第四天居然有喪心病狂的交互題。每道題都去搞了些分,雖然第一題應該是能寫對的,最後貌似168。
標準分算下來居然能排到第二。這間接說明了OI賽制的不科學性。
不過霄哥因爲花了很大一部分時間在英語上,這四場考試都不是考得很好。但按照一些人的說法,冬令營那一場考試的分數,足以使排名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後又是日復一日的刷題。此時又重新有了一股力量作爲支撐,畢竟集訓時考得很好,只要冬令營發揮正常就能進前12。
於是,就又是一年的冬令營。不過,這一次,我是主角。
因爲是UESTC承辦,我們學校協辦,所以我被拖去發言了。附上一段開幕式的發言稿:
成都其實是一座很平凡的城市,它的春熙路天府廣場如其他的市中心一樣的繁華,它的武侯祠杜甫草堂如其他的名勝一樣的深厚,它的三星堆金沙遺址如其他的遺蹟一樣的深邃,它的大熊貓也如其他地方黑的黑,白的白,一樣的憨態可掬,不過熊貓與臥龍保護區相映成趣,金沙出土的太陽神鳥絢麗奪目更是作爲象徵出現在天府廣場的中央,三星堆出土面具的長耳朵長眼睛似乎在訴說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理想,寬窄巷子在深厚的底蘊中添了一份成都人獨有的悠閒,身處武侯祠的你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諸葛丞相的鞠躬盡瘁,而各種小吃更給市中心渲染出麻辣鮮香。
仍然是各種風味的講課,不過,這次的心態變成了,我還有哪些沒懂的地方,我爲什麼沒有弄懂。
安排住的地方相當坑。是個公寓改造的。還有天然氣。一洗澡就有刺鼻氣味充滿整個房間。在提心吊膽了兩天後,我搬回家住了。
再一次步入考場時,已不再有緊張、興奮、忐忑、糾結等各種各樣的情緒,甚至在發現對應的桌子上沒找着電腦時,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果然是這種場面見多了,就會失去激情麼。
考試結果還是每道題騙點分,第二題的暴力分都丟了,就這樣都能是一等獎的最後一名。霄哥的第一題寫的正解,但是因爲不明原因只拿到了50分。但他還是進了冬令營考試的前十,卻無力扭轉綜合排名。
霄哥退役。
我因爲之前的成績比較好,以第四名進了所謂的前12集訓隊。值得一提的是第12名僅領先第13名0.02分,原因嘛……因爲參加營員交流可以加0.5,參加閉幕式表演可以加0.5,而第12名的同學愣是憑藉這兩樣多了1分……
第13名當然成爲了年度悲情人物。再一次說明OI賽制的不科學性。
當最終只剩下你一個人時,纔發現原來修行的道路是如此的孤獨。Hobo、霄哥、leo、yyf、farter都離開了305。幸好還有鍾神等高二衆填補了進來,恍惚間感覺305迎來了新紀元。新的一批年輕人按照他們的方式重新佈置305,按照他們的習慣分配座位,按照他們的喜好圖畫黑板。
2013級退役的OIers的痕跡彷彿一夜之間,就再也尋不着。
慢慢地,OI離我的生活似乎越來越遠,我開始各種懷念以前的生活,細數走上OI路上後的各種遺憾各種失去,甚至有段時間我想給學弟學妹們說別搞OI了。雖然我知道他們還是會前仆後繼。
蜜月之後如此迅速的疏遠,我有些措手不及。
說起來,還幫一位生物競賽的妹紙養了一段時間植物。在它快要死的時候我還回去了。
再見
之後便是獨自爲CTSC奮戰了。在霄哥決定回樂山後,305除了我,就沒有高三的OIer了。
這段時間的心理鬥爭更加強烈。
一方面,只剩一個人,不免心生倦怠,很多雜念涌入進來,我沒法專注與OI;另一方面,我也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薄弱之處,是思維上的缺點,段時間內根本無法彌補。
所以,表面上是在刷題,心裏還是很矛盾的。
不過還是認真做了一些題,一些POI,一些PE,還重拾了HDU的ACM Steps,狠下心做掉噁心的搜索和模擬章節,刷到Rank 1。而這一次的集訓隊作業的挑戰更大。需要出三道NOI難度的題目,還要寫一篇學術論文。三道題目我都是改編或者加強的,因爲缺乏日常的積累,沒有什麼新奇的idea。論文的話,在某一天靈光一閃想到一個猥瑣的搞法後,選擇了容斥原理作爲題目。
事實證明,寫論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還要用latex來排版的時候。
然後我果斷在交作業時忘了交tex源碼,好像還因此扣分了……
CTSC提前到了4月。我的最後一戰便也提前了。
「我要以第7名的成績退役。」(12人中的前6名進入面試)
誰知,一語成讖。
第一場考試,因爲對自己數學能力過度自信選擇第二題,結果在高出期望的式子後對方差束手無策。出題人竟然是使用的待定係數法,而這恰恰在不久前的UESTC的校賽中,CD使用了並告訴了我,我卻沒有記起。第三題寫的是某種高效的搜索,結果WA的點比TLE的點多很多。第一題竟然又是搜索。有人戲稱這是在選「國家搜索隊」。
考完之後,當天晚上張老請來lkq還有lxh來幫我改答辯的東西。雖然幾乎大部分東西都被否認感覺很不爽,但是我偏偏憋不下這口氣,改slide改到凌晨一點。事實證明這點付出還是有用的。答辯時我最後一個出場,完成了我迄今最成功的一次演講,從語速語調,到時間分配,都恰到好處。令我驚訝的是,居然沒有人提問。或許大家都餓了想吃午飯吧。
感謝那兩位學長級人物的修改建議。最後我的論文答辯分數排到了第三。
第二場考試前,我做了兩個預測:一個是不會再考概率,一個是一定有提交答案題。事實證明我的兩個預測都是錯的。考試時我高估了試題的難度。我找規律愣是找出了第一題的滿分做法,第二題涉及大整數和字符串不敢多碰,第三題是個簡單的貪心我卻往動態規劃想,最後寫的還是錯的。
你能理解在機房外等成績時聽到自己果然是第七名時的心情嗎?
雖然我不想承認,但是有一種世界崩塌的感覺。
競賽總管文老師直接拍拍屁股,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不久之前,生物競賽的那位妹紙也止步國家隊選拔賽。
下午在後排遠遠圍觀前六名的面試,心不在焉,甚至腦海中還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前幾天寫好的稿子。
Hello everyone, I’m Wang Di from Chengdu No.7 Senior High School. Today, I feel quite honored to stand here, having a chance to compete to be a member of national team of China for IOI 2013.
然後,頭也不回地走出了教室,身後是喧譁的掌聲。
OI,再見。
這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
越簡單 越幸福 退役了
不過我不討厭這個結局。
謹以此文,感謝一直支持和幫助我的父母,張老、林老等老師,以及Hobo等我的好基友。